那时的公司如种子发芽长势喜人,
而我有幸见证了树苗的茁壮生长。
2018年7月,黄玲玲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上一家公司,前往当时位于重庆大学科技园的办公室参加面试,并成功拿到offer。她怀揣着学习新技能的心态加入了阁林环保。在一群几乎全是男性同事的工程管理部承担行政内业、资料制作和招投标工作。当时,公司团队仅有十几人,从重大科技园一间小小的办公室起步,发展至今,已迁至金贸中心宽敞明亮的写字楼,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。
黄玲玲参加公司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
在试错中成长,
不做咋知自己能量如此巨大。
“初到公司还是很辛苦”,这是采访黄玲玲说的第一句话。她入职后接触的首次工作任务就是A项目标书的编制与检查工作。面对全新的任务,她感到无所适从,内心充满了焦虑。在同事和领导“别担心,大胆去做,有我们在,天塌下来也有我们撑着”的鼓励下,她鼓起勇气,开始了摸索前行。由于大家都缺乏经验,该项目第一次投标并未成功。然而,黄玲玲他们团队并未因此气馁,他们迅速调整心态,重新熟悉标书内容,并与相关单位进行了深入沟通。团队成员齐心协力,夜以继日地修改和检查标书,带着对可能流标的担忧,再次投入投标过程。最终,他们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:“我们中标了!”,同事们心潮澎湃,手颤抖着,相视而笑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,为这一刻的胜利而欢欣鼓舞。
“还有一件事情记忆深刻,是初次尝试处理工程结算的经历”。在接到办理B项目结算通知时,由于缺乏相关经验,黄玲玲感到十分迷茫。但与初次投标时的慌乱不同,在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,坚持向业主拿到了必要的参考资料。并迅速学习应用,经过一系列的工作,编制出结算资料,同时,摸索清楚区域的结算流程,成功收回账款。
黄玲玲(左)参加抹灰实操考试
勇担责任,迎接挑战,
实现从“0”到“1”的突破。
黄玲玲初次接触水利项目时,公司无人清楚水利专业的项目如何资料完善,当时正处收尾阶段,时间紧迫,任务严峻,虽然没有水利方面的工作经验,但团队毫无怨言,没有推脱,苦下功夫。她和团队一起查规范,寻找专业人士指导,学习相关的制作要求,与业主、设计、监理、质监等专业部门主动频繁沟通,反复调整与修改以达到规范标准。通过这个项目,她学习到水利项目如何划分,单位、分部工程评定及鉴定书如何编制,了解到合同工程完工鉴定书、各单位工作管理报告的编制方法,直至最终成功交付资料,顺利收回工程款。
C项目是她工作接触中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。该项目的区域管理极为严格,对项目归档资料的要求高。仅寻找专用纸张就花费了不少时间。资料需手写逐字逐句完成,图纸反复修改和调整。苦等监理签字无数次,艰难通过审计,单面六十几公里的路程不知走了多少趟,终于各项资料符合要求,顺利回款。
黄玲玲(左)与项目同事沟通工程资料规范
寻找到工程资料的乐趣,
那就把资料工作做到最好。
当时,工程部在三峡广场附近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。公司创始人李果在一次部门交流中,注意到堆积如山的资料。他一页一页地翻阅,感慨讲到:“工程资料管理确实不易,需要更多的细致和耐心。”听到这番话,黄玲玲深受触动,感受到了领导对她工作的肯定。那一刻,她喜欢上了工程资料编制与管理,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,决心深入资料管理工作,并暗自发誓要把资料学精学透。入职至今,黄玲玲已经参与了近四十个项目的资料管理工作。同时计划从工程资料管理延伸到设备、设计等生产部门的资料整合,以此推动项目的顺利交付,促收回款,为公司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。
黄玲玲(左二)获得“2023年度绩效卓异奖”
热爱学习,热爱生活,热爱未来。
黄玲玲受到公司浓烈学习氛围的熏陶,积极考取各类专业证书,在工作之余喜欢与三五好友一起打羽毛球、旅游,养植一些花草,将生活经营得如同诗和远方。
黄玲玲在家种的花草
六年如一日,
挫折与困难交织相伴,
喜悦与感动不期而遇。
在每一次工作任务中,
她不惧挑战,积极主动,
由陌生到熟悉,
由熟悉到热爱,
用专业强化本领,
用耐心提升品质。
阁林成就她灿烂璀璨,
她回馈阁林竟放芳华。